中国特色之北京公交

自从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,北京公交也不能幸免地发展出一些“中国特色”,这其中首当其冲的要数公交站上的“公交协管员”,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,具体他们是什么岗位,是不是公交的正式编制,俺们一概不知,反正大概就那么个意思,手持一杆小红旗,臂上挎个红箍,一有车进站就边晃小旗边喊“XX路进站,请先下后上……”。早先我不坐公车的时候一直很纳闷,这些老大爷大妈的整天在这到底是扰乱交通,还是维护秩序,本来车站就够乱哄的,等车的那个还是掂着脚尖,伸着脖子老远就开始张望,哪辆车到站还用得着您老费心吗?再加上您红旗乱晃,到处流窜,更是增加了紧张气氛,整得车站跟逃难似的,每每让我想起那出《铁达尼号》,要让我整天坐公车估计我非精神崩溃不可。
可谁料天有不测风云,前段换了个公司,好日子都变成了历史。以前出门上班,胜似闲庭信步,走到车流如织的天桥上,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水马龙,叹一句“堵者如斯夫”,把香烟点了,再掸一掸裤腿的微尘,靠,您这是上班呐还是去听戏呀……,呵呵,那感觉每每在电梯间得到验证,同事们风急为燎地上了电梯,“走过来的?”,“嗯”,“幸福啊……”,紧接着砸嘴声,咽唾沫声响成一片。感觉好自然工作好,工作好自然胃口好,胃口好当然牙口好,吃嘛嘛香……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我记得很清楚,就是在这样一个好日子,我开始了坐公交上班的经历,直到这时,我才真正体会到“协管员”们的工作有多么重要,怪不得毛爷爷总是强调要实事求是,调查研究,要深入基层,和群众打成一片。是呀,你不和他们打成一片,你就永远也别想上车!谦谦君子,礼让友爱,那是小学课本上说的,在捐钱的时候可能用得着,在这里简直就是谋财害命。君不见,车站如战场,真个是:个个争先,人人恐后,惶惶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,我常常想如果从空中俯瞰,应该颇为壮观,不知道美国的间谍卫星能否捕捉到如此场面,什么时候到Google上搜下看看。我常常这样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分分钟上演的闹剧,算计着今天又要迟到多少分钟。也就是在这时,我发现了“协管”工作的重要性。
每当一堆人象香肠似的挤在车门口,上下两难,后面等候入站的车喇叭响成一片的时候,就轮到“协管员”同志出手了,伊走近门口,先用大喇叭,也就是小贩叫卖时常用的那个,大吼一声:上不去的别挤了,等下一辆!,那些胆小的就先被震了下来,欲待再上,那门却先关了一半,只好悻悻走开。意志坚定的几位依然不屈不挠地咬在门上,一副与公车共存亡的大义凛然,协管员也不含糊:既如此,大妈我今天便成全你,一招太极推手,掌力一吐,那人“咣铛”应声入门,车门关闭,徐徐启动。大家如释重负,协管大妈也把两手一拍,面露得色,急急地杀往另一战场……
日子每天都是新的,但公交每天都一样,中国特色也一再上演,周一、五尤甚,呜呼,安得公车千万辆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?

 

– 作者: 渔民 2005年09月20日, 星期二 10:27

能饮一杯无

生活像起伏的波浪,难得平静,总有琐事交杂其间,欲罢不能。
昨夜孤灯伴读,世说新语,雪夜访戴,叹名士风流。
果能勘透红尘事,便是逍遥自在人。
绿蚁新醅酒,能饮一杯无?

 

– 作者: 渔民 2005年09月28日, 星期三 09:28

错过

今天上班居然坐过站,很难得的事情。国庆放假每天睡到九点多,第一天上班起这么早有些不适应,趁车堵得慌的时候我就抓紧眯一会儿,等我醒来,发现车上人特别少,正疑惑间,车却已到了终点,呵呵,幸好时间还早,我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。
旁边另一路公车呼啸而过,正好是我要转的那辆,如果我没睡过去的话,我现在应该正坐在这个车上,我有点遗憾地想着,一边回头朝最近的车站走去,脑袋里突然蹦出张爱玲的这句名言: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,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晚一步,刚巧赶上了……可是我却是刚好错过了,那这错过了,是不是也算是另一种美丽?因为这错过而让我赶上了后一班车,或许这车人更少,车上美眉更多……
前面车站人头攒动,车来了,我狂奔,冲刺,急停,挤在门口继续我的关于错过的遐想。

– 作者: 渔民 2005年10月8日, 星期六 09:31

读三国有感

近日重读三国,常为书中人物所感。书中所载有名姓之人数以千计,然名遗后世者寥寥而已。非其人皆碌碌之辈,或猥琐小人,实乃生不逢时,旦夕身亡之故。遍观全书,屡见大将奋然出场,临阵对敌,便身首异处;或有忠臣谏官,冒死逆言,玉殒阶前;又有谋士说客,出使敌营,功败人亡。其命丧之速,尚不及待读者睹其姓氏,便似风卷败叶,过眼烟云。然其忠义之慨,无畏之心,实与诸大贤大勇无异,亦足已令后人倾心仰慕,扼腕而叹。
所谓生逢乱世,命如草芥。且不说决战官渡,火烧赤壁,水淹七军,死伤兵卒无数;而因机事不密,祸起萧墙,满门抄斩诛灭九族亦比比皆是。更有刀剐仇敌,剖心沥血;家贫无肉,杀妻食主等残忍愚忠之事,令人掩卷而叹,不忍卒读。故知“宁为太平犬,不作乱世人”,殆非虚言。想上天有好生之德,而熟视此惨绝之状,宁无悯乎?
而死生之事,诚为大者。千古艰难,独畏一死。故临阵变节,卖主救荣者有之,而“择木而栖”之论兴焉。虽其时处乱世,而忠逆莫辨,或可为一时之罪脱,然朝秦暮楚,反复无常,终为世人所唾弃。以吕布之勇冠三军,而操卒斩之,非不惜也,以其“三姓家奴”故也。至若宫宦小人,谗害忠良,纳款献城者,无一不兔死狗烹,弃尸东市,而百姓争啖其肉,其恨之深,可见一斑。故知人生天地间,当以大义为先,义之所至,万死不辞;义之所背,虽利勿往。则身虽灭,而名犹存。忠义如关张者,虽千百年后而凛凛然有生气,不亦可乎?
空谈极易,而临事万难。今虽仰先贤而欲追慕,然果亲逢死地,身陷两难,能秉大义而轻生死乎?常以此自问,亦愧不能答。

2007-12-17 14:07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