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特色之北京公交

自从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,北京公交也不能幸免地发展出一些“中国特色”,这其中首当其冲的要数公交站上的“公交协管员”,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,具体他们是什么岗位,是不是公交的正式编制,俺们一概不知,反正大概就那么个意思,手持一杆小红旗,臂上挎个红箍,一有车进站就边晃小旗边喊“XX路进站,请先下后上……”。早先我不坐公车的时候一直很纳闷,这些老大爷大妈的整天在这到底是扰乱交通,还是维护秩序,本来车站就够乱哄的,等车的那个还是掂着脚尖,伸着脖子老远就开始张望,哪辆车到站还用得着您老费心吗?再加上您红旗乱晃,到处流窜,更是增加了紧张气氛,整得车站跟逃难似的,每每让我想起那出《铁达尼号》,要让我整天坐公车估计我非精神崩溃不可。
可谁料天有不测风云,前段换了个公司,好日子都变成了历史。以前出门上班,胜似闲庭信步,走到车流如织的天桥上,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车水马龙,叹一句“堵者如斯夫”,把香烟点了,再掸一掸裤腿的微尘,靠,您这是上班呐还是去听戏呀……,呵呵,那感觉每每在电梯间得到验证,同事们风急为燎地上了电梯,“走过来的?”,“嗯”,“幸福啊……”,紧接着砸嘴声,咽唾沫声响成一片。感觉好自然工作好,工作好自然胃口好,胃口好当然牙口好,吃嘛嘛香……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我记得很清楚,就是在这样一个好日子,我开始了坐公交上班的经历,直到这时,我才真正体会到“协管员”们的工作有多么重要,怪不得毛爷爷总是强调要实事求是,调查研究,要深入基层,和群众打成一片。是呀,你不和他们打成一片,你就永远也别想上车!谦谦君子,礼让友爱,那是小学课本上说的,在捐钱的时候可能用得着,在这里简直就是谋财害命。君不见,车站如战场,真个是:个个争先,人人恐后,惶惶如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,我常常想如果从空中俯瞰,应该颇为壮观,不知道美国的间谍卫星能否捕捉到如此场面,什么时候到Google上搜下看看。我常常这样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分分钟上演的闹剧,算计着今天又要迟到多少分钟。也就是在这时,我发现了“协管”工作的重要性。
每当一堆人象香肠似的挤在车门口,上下两难,后面等候入站的车喇叭响成一片的时候,就轮到“协管员”同志出手了,伊走近门口,先用大喇叭,也就是小贩叫卖时常用的那个,大吼一声:上不去的别挤了,等下一辆!,那些胆小的就先被震了下来,欲待再上,那门却先关了一半,只好悻悻走开。意志坚定的几位依然不屈不挠地咬在门上,一副与公车共存亡的大义凛然,协管员也不含糊:既如此,大妈我今天便成全你,一招太极推手,掌力一吐,那人“咣铛”应声入门,车门关闭,徐徐启动。大家如释重负,协管大妈也把两手一拍,面露得色,急急地杀往另一战场……
日子每天都是新的,但公交每天都一样,中国特色也一再上演,周一、五尤甚,呜呼,安得公车千万辆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?

 

– 作者: 渔民 2005年09月20日, 星期二 10:27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