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读周汝昌考证红楼,觉得很有些意思,一部文学作品却引发出一门蔚为大观的红学,这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吧,而周老被尊为自胡适以来考证 派的集大成者,确也不是浪得虚名。书中有一篇说到黛玉的眉,各本稍有不同,一作: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,又有:两湾似蹙非蹙罥烟 眉……。周老早年曾细检甲戌原本,认为不是“含情目”而是“含露目”,红学界多不屑。而上世纪八十年代,周老居然在苏联找到列藏本,其中“两湾似蹙非蹙罥 烟眉,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”,字迹清晰,语言优美,当是曹雪芹原稿。由此可见,周老的红学素养及治学严谨确非常人所及。
其实说起来也惭愧,红楼还 是很早以前读过,基本是看故事,而且好象还没看全,呵呵。哪也晓得原来这红楼里这么多学问。光红楼梦这个词,周老便考证了一大堆,从元代的散曲到明清的诗 文,凡是有“红楼梦”这三字的估计都找到了,但末了还是不能妄下结论说,这个是曹公的独创还是对前人的借鉴。也是,谁又能知道当时他是怎么想的呢,可见考 证仍然是有局限的,像这种形而上不留痕迹的东西恐怕是没法考证。
这真是:一本红楼梦,多少痴心人。呵呵,姑妄言之,今天回家再看点。
– 作者: 渔民 2005年04月30日, 星期六 18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