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爱如山 - 永远怀念亲爱的父亲
首页 纪念文集 相册 登陆

My father

姓名: 陈敏捷
生辰: 农历 1940.7.22
祭日: 公历 2007.5.25
民族: 汉
籍贯: 湖南省邵阳县
地区: 湖南
国家: 中国
职业: 地质工作者

献花点烛上香祭酒


统计信息
日志: 36
评论: 7
到访: 65540 [统计]
今日: 91
在线: 2

日历
2025 - 11
      1
2345678
9101112131415
16171819202122
23242526272829
30      

最新日志

最新评论

 
2013元旦
2013年1月2日14:05星期三  | Posted by
2012年过去了,匆匆忙忙,忙得没有给您留下只言片语。今天元旦假期第二天,从哥那里回来,找点时间,简单给您总结一下去年的生活和变化。
还是按时间来吧,您的大孙子锦涛已经上初二了,明年,应该说今年9月就得上初三了,再往后就得中考了。成绩还算可以,但论吃苦自觉,就比您儿子我差远了。学业比较紧张,做事却拖拖拉拉,作业写到10点是常事。更头痛的是视力下降明显,现在已经超越我的度数,达到600~700,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。但愿能从此控制住,不至于以后满地找眼镜。
小孙子祺文也上幼儿园了,小家伙生性活泼,聪明伶俐,很讨人喜欢。就在哥他们学校幼儿园,哥每天上班带着他去,回来奶奶接着,然后跟哥的车一块回。另外,哥他们为了小家伙上幼儿园方便,同时考虑到以后上小学的问题,又买了个学区房,离哥单位也近,最近搬过去住的,很方便。
妈的身体还不错,一直和哥他们住一起,如今小家伙上了幼儿园,白天也没有太多事,所以保姆也没有再请。天气好的时候,妈上午锻炼,下午休息做饭,生活还是很有规律的。当然年纪大了,小毛病也是常有的,不过都无大碍。
我11月的时候换了份工作,去了另一家公司,规模小点,但前景目前看来还不错,但愿能在新公司有较好的发展。哥最近应该也快要升职了,回头等收到他的好消息后再来告诉您。
总之,又是一年过去了,说平淡也平淡,说不平淡也确有些变化。令人欣慰的是:下一代都在健康快乐地成长,而我们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奋斗着,这就够了。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1) | 阅读141次
岁末絮语
2011年12月30日15:02星期五  | Posted by

休假一周快要结束,这个下午决定让自己轻松一下。打开电脑,挑了几首最喜欢的歌曲,躺在床上一个人静静地聆听,脑海里若有若无地浮现出一些过往的回忆,当一首伤感抒情的旋律涌入耳膜时,一种莫名的惆怅将我紧紧攫住。那一刻,父亲,我想起了你。
很久不来了,爸爸您还好吗?这么简单的一句问候,在现在,却是永远也不可能了。爸爸,我多想再叫您一声,在这安静平常的下午,陪您说说话,下下棋啊。网页上您的笑容依旧,恬静安详,仿佛在说“旻旻,你来了”。我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,胡乱看了看网站的访问统计。似乎每天还有一些无名的访客到来,但愿他们没有惊扰您的安歇。
匆匆一年又要过去,忙碌之中,也没有多来看您。儿子今年的工作应该算是很努力了,年末的时候赶上了一次提升,虽然工薪涨得极少,但总算也是对自己的一年来的肯定。但身体似乎有点不尽人意,年中的时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,记忆中您好象也有这个毛病。对我来说,这病似乎早了点,还好目前状态比较稳定,基本不影响生活,自己也懒得去管它。在这方面,我与您确实是一脉传承,都有点讳疾忌医,顺其自然的毛病。涛涛上初一了,长得比他妈还高了,再过几年,只怕是要长江后浪推前浪,超过我了。您要是还健在,不知该有多高兴,估计爷孙俩能好好杀两盘棋了。
哥哥那边今年也是收获颇丰,领导信任,加上自己努力,年中评了先进党员,年末再立三等功,估计明年该提拔了。小童童也快上幼儿园,那小子长得乖巧,聪明伶俐,不过脾气不小,颇有他爸当年雄风。据奶奶说,则是有过之无不及,真正的牛爸生牛子,并无半点虚言。来日清明墓前,当可见此小孙儿模样,您一定喜欢。
翻看前面的日志,最近的一篇是四月,应该是今年清明前后写的,可见今年懒散多了,偶尔来看,也未留笔墨,颇有些自责。以后还是常来,一则慰父亲在天之灵,二则记家人近况。虽人天阻隔,愿此情可达上苍,直至尊前,而家族兴旺,仍得以赖父灵庇佑。阿门。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142次
清明四周年
2011年4月22日14:52星期五  | Posted by

明天就是清明了,还是忍不住先上来看看。毕竟,这里,是您的另一处家园。翻看从前的相片,回想过去的往事,自然是照例的功课,而那浓浓的亲情也在此刻将我重重地包围了,让我黯然神伤,欲罢不能,执着地品味那一点淡淡的哀伤。
母亲这会儿一定在准备明天的祭品吧,还是坐在桌前折金元宝呢?明天的天气是晴还是阴呢?清明的日子照例是应该有点雨的,但北京的天气却是干得出奇,出行固然是较为方便,但却少了那一种应有的氛围。所以虽然惦记着天气,却也不知怎样的才算好,只能是随它去了。
除了祭品,也就没有什么要准备的了,花篮,花带这些都是到陵园再买了,别的地方好象也不见有卖的。对了,晚上给哥打个电话,约一下碰面的时间。如今大家都是车来车往,虽然路远一点,倒也没什么麻烦。不过恐怕是要堵车的,还是约好早点出发为妥。
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17次
晨梦
2010年12月14日05:21星期二  | Posted by
梦里我收到父亲寄来的一些东西,然后我决定回家一趟。家里是已经搬到了二楼的时候,但屋里的摆设却象是在农村。父母的卧室里杂乱堆着些农具,是不是有床也记不太分明。不知为何,我似乎是准备悄悄地回来,并在中午之前离去的。但厨房里的煤气灶却不知怎地自己点着了,扑扑地煮起东西来,然后便听到父亲开门的声音。看到我,父亲并没有太惊讶,这让我有些奇怪。父亲穿着件灰白色的象羽绒服似的东西,乍一看有点象米其林的广告。我觉得气氛不够热烈,于是夸张地朝他胳膊上打了一下,就象老朋友见面的那样,他的手臂便象麻花似的扭曲了,而且好象小得不成比例,仿佛霸王龙退化的前爪……父亲说不想在单位食堂吃饭,于是发明了这自动点火做饭,言语之间很是得意的样子。接下来我们好象还说了些什么,但我记不清了,也记不得梦什么时候断了。只记得当时大约凌晨的样子,我很想爬起来打开电脑把这梦详细地记下来,而后来终于也没有能够起来。晚上回来回忆仅余下这些片段,聊记之以为念。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08次
烧纸
2010年8月31日15:26星期二  | Posted by
今天是父亲的阴历生日,母亲早几天就开始念叨了。下午下班的时候从嫂子那里拿了些纸钱回来,母亲早上让她带的。晚上吃过晚饭,带着儿子一起来到我们家小区后面那条尚未开通的马路上。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热了,晚上的时候走在路上,微风吹着很舒服,路已经修好一段时间了,但因为其它的路段还没有动工,这里暂时成了小区的停车场。我们沿着路边稍微往东走了走,避开车和其他散步的人,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,开始烧化纸钱。一张张的冥币被点着,在夜色下跳动着黄色,蓝色的火焰,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三年前……
在火葬场里有一个专门烧死者衣物的地方,父亲平常穿过的一些衣服,热天的,冷天的,母亲都选了一些带到了那里。记得当天旁边可能是有一个类似庙宇里烧香用的象鼎一样的东西,里面烧着蜡烛,红红的,蜡油流满了整个烛台。衣服在那里被点燃,然后放到地面上的一个铁架子上。父亲的衣服在火光中倾刻化为灰烬,仿佛他的人一样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,再也无法触摸。那种感觉相当奇特,透过摇摇欲上的火焰,你会觉得必定有某些灵异的东西升上了天空,遁入了无形的宇宙之中,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先民要用火来实施各种仪式的缘故吧,灵魂的不朽怕是要借助火才能涅槃的。
父亲的那幅画,父亲去世后我才想起来去裱的,最近终于被我挂了起来。以前一直卷起来放在衣柜的一个角落里,因为没有找到合适挂的地方。这次收拾东西,下定了决心不能让它再藏在角落,左看右看,总算让我在卧室里找到一块适宜的墙面,挂了起来。早晚睡觉之前,俯仰之际,还可寄思念于这三尺条幅之间,也算是一举两得。
在城市中,烧纸其实并不太容易,至少到了墓地,是严禁明火的。所以一年之中,也只有几次,往往是在小区附近,入夜后悄悄的烧了。将要烧纸的时候,儿子忽然问是不是奶奶也在这个时候烧纸,我说不知道,反正我们两边今晚都烧的,也可能碰巧在同一时间。结果儿子说了一句“那如果同时的话,爷爷到那边拿呢?”让我着实愣了一下,只好说,这些纸钱烧了都飞上了天,爷爷在天上自然就拿到了。看来以后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烧的好,或许这确实是个问题。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57次
清明及三周年祭
2010年6月20日04:28星期日  | Posted by

清明祭扫完后就想写的,一直拖到现在。上个月又逢3周年祭日,和母亲又去了一趟,索性放在一起吧。

清明那天我记得天气出奇的好,完全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样子。到了墓地人也是出奇的多,偌大的一片停车场里都没有车位了,在印象中这地方从来没有同时来过这么多人的,可见今年的清明确是与往年有些不同的,或许也是安葬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吧。
我把车停在离大门较远的路边,顺便在路边买了一个小花蓝,黄黄的菊花开得清新淡雅。到处都是卖花的,生意很好,自然也无法还价,不过价钱倒也不是特别贵。没记错的话这是我第一次给父亲买真花,以前来的时候都是买的假花,一长串的那种,用透明胶带贴在墓碑上,倒是能管很长时间但终究不如真花看着亲切。
每次买这些用品的时候,妈妈总会说算了别花这钱了爸也不喜欢花之类的。的确,家里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养过花,以前在娄底家的阳台上也曾有过一些植物,多是仙人掌,月季之类的无需经常打理的,或者是象金桔之类可以食用的东西。养花,赏花是需要心情和爱好的,终日忙碌的人大都没有这样的闲情。也难怪母亲要说这样的话,他们是从来不愿意多花一分钱的,多年艰苦的生话让他们养成了处处节俭的习惯。
除了我们自家人,这次还有几个哥哥的同事朋友,大家一行人沿着陵园右侧的通道走向父亲的墓地。快到的时候大家都不再说话,气氛变得有些凝重。我搀着母亲走在最前面,母亲的眼晴一直湿润着,红红的。来到父亲的碑前,我们把带来的祭品摆上,母亲呜咽着诉说着自己对父亲的思念,有些泣不成声。随后大家都依次祭拜,用一个纸袋子垫着,给父亲叩了几个头。父亲的名字刻在乌黑的墓碑上,在太阳的照耀下闪出金色的光泽,在那一刻,我相信父亲的灵是始终与我们同在的,他正在上天的某个地方注视着我们,庇佑着我们。简短的仪式之后,大家又回忆起一些父亲生前的往事,不免感慨良多。人生无常,生命短暂,这确是一件大可悲哀的事情呵。

大约1个月后的样子,5月25日,父亲的三周年祭,我和母亲又去了一趟。在此之前的那个周末,我心里想着这件事情,准备说是不是提前请天假,但又担心母亲去了过于悲伤,心想如果母亲不主动提及的话,倒不如假装忘却,自己在家中烧些纸钱也未尝不可。想着给哥哥打个电话商量一下,也终于忘记。那天上班的时间,听嫂子说妈妈在家折纸元宝,心里便咯噔一下,马上给妈妈打电话,电话那头刚说了一句便哭了。妈心里想去,但又害怕耽误我们工作,所以没提。哥当天就要去出差,也没时间,所以自己在家难受。当时,我觉得好后悔,自己应该早点打电话跟妈妈商量这件事的,不过,现在也还来得及。于是当时决定,下午请半天假,陪妈妈一块去祭拜父亲。
这次是人最少的,只有我和妈妈。也因为人少,妈妈敞开心扉说了很多心里想对爸爸说的话,也尽情地哭了一场,诉说了自己这几年对父亲与日俱增的思念之情。年轻的时候,父亲可能对母亲的关心不够,没有让母亲感受到应有的温暖,而年老以后,尤其在父亲最后的几年,父亲对母亲关心体贴,也明显对母亲十分依赖,但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背后的意义,好好珍惜这份难得的夕阳情感。现在的母亲追悔莫及,为自己没有能在最后给父亲更多的生活关怀和心理安慰而自责。母亲没有想到父亲会走得这么早,这么突然。她想不通:为什么爷爷肺结核几十年,经常咯血,还活到了八十好几,而父亲一个“假结核”却早早地撒手人寰……
而我最后悔的是,没有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带父亲去看更多的地方,去体验更多的人生乐趣。或许我们无法改变父亲在那年5月离开我们的事实,但我们至少应该可以让他的走少一些遗憾,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地了解父亲的爱好并为之筹划的话。“他一直想出去转转(旅游),以前是舍不得,后来身体也不行了”这是每次妈妈扫墓回来都说的话。父亲从来没有说,我们也没有想到要去做,于是便成了遗憾,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。
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1) | 阅读221次
记忆的珍藏
天气2010年1月10日05:31星期日  | Posted by

时间飞逝如电,转眼间又过了2010年元旦。就在元旦前的12月中旬,哥哥和妈妈一前一后都梦到父亲,于是我那天下班后赶到哥哥家中,晚上和妈妈一起给爸爸烧了些纸钱及元宝,哥哥因为那天外出,所以是后来烧的。元旦的时候妈妈到我家来住了几天,吃饭的时候自然是先盛了一碗祭了祭父亲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这句话在父亲走后更显出了特别的意义。一杯酒,一双筷子,当然无法承载我们对父亲那无尽的思念,但这终究让我们觉得父亲依然和我们在一起过节,尽管那另一个世界人天永隔。
有很长时间没有梦到父亲了,或者说没有做梦了。我自己也觉得奇怪,细想起来,可能是今年实在太忙,每天晚上回家后还要处理一些工作的事情,睡眠本就不够,自然也难得有梦晤的机会。或者其实梦了,但睡来却完全忘却。我以为这第二种的可能或许更大。因为没有梦,其实倒是有些奇怪的。
虽然没有梦,但白天还是有时会想起父亲的,尤其是在脑袋闲下来的时候。这经常发生在我在家为儿子做饭的时候,手里忙着淘米洗菜,而脑海里却浮现出了父亲的身影。我想可能是这下班后短暂的劳作让我回归了父亲的角色,从而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。记忆里父亲曾经为我做过一个蛋糕,方法我以为应该是从我们家里那本老而全的家庭百科里学来的。我早已忘却了那本书的确切名称,但其内容包罗万象,都是关于居家过日子的,所以称之为百科应该是不错的。那是在初中的时候,学校组织郊游,需自备中餐,于是父亲竟用土法制作了一块圆形蛋糕,当然是比较简单的面粉加鸡蛋的那种。但这在当时我看来实在是有些喜出望外,当然也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羡慕,要知道那时蛋糕可不多见,更何况“自制”。我件事在我的记忆里相当深刻,后来我从来没见父亲做过,而且父亲其实是很少下厨的,当时如果没记错的话,应该是妈妈去湖北姨妈家了。
另一个很熟悉的场景是后来上大学以后,有一次坐火车从南京回家,到家的时间大约是凌晨四,五点左右。我踏着将晓未晓的晨光,数着似灭非灭的路灯,从火车站一路向家的方向前行。路灯映照下的影子忽前忽后,忽长忽短,仿佛特为陪伴这孤单的行走。偶有三轮摩的从身旁掠过,那“啪啪”的马达声在寂静的街面显得格外张狂且刺耳,似乎在宣告这时正是它们的天下。就在这短暂且漫长的途中,我远远地望见了父亲,一个略显单薄,模糊的身影由远处迎面走来,在昏黄的路灯下逐渐变大且清晰。他依旧保持着平日里的步伐,而家的温暖却在刹那间传遍我的全身,父亲慈祥的眼神和微笑在那一刻定格,仿佛黎明的使者,让一切美好黯然失色。
这些散落在我记忆里的微小片断,对父亲而言,或许早已忘却,亦或许过于平常,而对于我,却都是永久的珍藏。每当想起这些,我便倍感父亲对自己的关爱,同时也增添了不畏困难,奋勇向前的决心。
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70次
国庆60华诞
天气2009年10月28日01:12星期三  | Posted by

先父生年六十有七,仅以两年之差,未能一睹国庆六十华诞之大典盛况,诚可憾也。而佳节团聚,长幼咸集,一桌环座,惟少斯人,益令人动相思之念,发伤逝之悲。母亲本拟于国庆次日即前往祭奠,然因兄有他事相违,未能成行。后又举家至温都水城休闲两日,于六日午后,始得空闲,驱车共赴陵园。
数月之间,暑去秋来,碑上黄花几处脱落,胶带斑驳,所幸碑身光洁,似新拭未久,差可慰人。于是出祭品列于碑前,并饮料三杯,口中祝语,请父亲大人享用。母亲颇多伤感,数语后于一旁饮泣。我携子于墓前告慰,并祈父灵佑其孙他年学业高就,以遂父亲当年盼我高中名校之愿,言语触怀,感伤旧事,不觉泪下。儿子闻言亦堕泪,虽或年幼未必尽知吾意,然爷孙曾朝夕共处两年,感情自不待多言。兄以子尚幼,襁褓之中,不足半岁,故不曾携来,特于墓前播其子视频一段,以慰父灵。其后,兄具言全家近况,并我等工作,生活之发展,皆形势日好之意,请父亲放心。约半时许,全家祭拜已毕,遂稍作收拾并打扫墓侧,向父亲作别后缓步离园。
或因午后,园中寂寂无人,唯道旁轻音,不急不徐,永唱无休,途中偶一回首,则见园后青山,静默无声,亘古不变,似喻此尘世纷扰,终归寂静,而万物轮回,无有尽时。故知死生者,平常事也,其命在天,非人力所及,而凡人之福,所谓生有所养,死得其所,如此而已。


阅读全文
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198次
父亲节
2009年7月25日09:39星期六  | Posted by

昨天是父亲节,老婆打电话给我。挂了电话,便想起了父亲。记忆中应该没有给父亲过过这个节,也不曾买过什么礼物给父亲,偶尔打电话过去问候,父母亲也总是笑着说,这算什么节嘛……在他们眼里,这些洋节是不兴的,而且一家人也是不用这么讲究的,因此我们也就常常依了他们的意思,免得再去花那些所谓的“冤枉钱”了。但其实现在想来,有这样一个节到底还是好的,先不论我们是否真的在这一天能够抽出时间,去陪伴父亲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;或者是的确受了商家的蛊惑,买了些中看不中用的礼物。单就这节日本身而言,就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:它给你一个契机,让你在整日的忙碌中想一想你的父亲,那个曾经肩负了整个家庭重担,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。哪怕只是几分钟,哪怕是在匆匆的途中,当那熟悉的面容浮现眼前,关切的话语再次回荡在你耳边的时侯,你会不由得想到自己应该多关心关心父亲,多陪陪父亲,让他的晚年在儿孙满堂的欢笑声里变得幸福而快乐。
回想父亲在世的时候,自己对他的关爱实在是很不够的。我自己有些粗枝大叶,而父亲也从不对我们提任何要求,这使得我常常忽略了对他的关爱,以为生活原本如此,一切皆可顺其自然。而一旦父亲离我们而去,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没有做,如果当初我们能更多地关心他的健康并积极地迎合他的喜好的话,或许他不会那么早地离开我们,或许他的晚年会因此而更丰富多彩。但往往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,正象那英所唱“多么痛的领悟”。当我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,父亲却已经不在了,现在就连简单的一句祝福也无从寄达,这实在是一件可遗憾终生的事情。
父亲节现在对我而言变成了“纪念日”,在这一天,回忆往事,怀念父亲,天上地上,亲情永恒。

写于6.22晚

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33次
二周年
天气2009年6月22日15:33星期一  | Posted by
5月25日,父亲的祭日,二周年。
因为这天是周一,为了不影响工作,我们提前一天,24日去的。一切都还跟上次清明来时差不多,但人稍微少了些。我们沿着陵园右侧的一条小路向父亲的墓地走去。父亲的墓在一个叫做“开泰园”的墓区里。这个园大约一共有五,六百座墓碑,每座碑之间都植以低矮的柏树,远远地望去,一排排整齐划一,黑的碑,绿的树,显得庄严肃穆。
父亲的墓靠近园中的一角,在一排墓的最后。这个地方比夹在中间稍显宽敞,祭奠起来方便一些。而且父亲生前也不喜与人交往,因此这边角上的位置应该是比较适宜的。上次来时贴在墓碑边的假花还依然显得较为鲜艳,黄的花,绿的叶,给那暗黑的石碑增添了些许点缀。来到墓前,母亲伤心地呼喊着父亲的名字,泣不成声。我和哥哥把祭品一一摆上,在家里刚煮好的鸡翅还残留着一点热度,再斟上一小杯露露,父亲的肠胃不好,酒是一向不喝的。
我们兄弟俩跟父亲聊了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,也回顾一下以往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些往事,有遗憾,也有欣慰。父亲走了2年了,我们的悲伤渐渐平息,而思念却愈加强烈。母亲每次在全家团聚时,吃饭前总要先给父亲盛上一碗,以期父亲的在天之灵能和我们一起分享,感受这家庭的温暖。我们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父亲,他那慈祥的笑容,坚忍的性格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,让我们学会笑对生活,善待他人。
这一次祭奠,母亲显得很伤心,在我们兄弟说完以后,她又独自向父亲倾诉了很多很多。我第一次看到她哭得那么伤心。身体上的病痛,婆媳之间的矛盾,都让她觉得无奈而委屈,平时无处诉说的她只好在这一刻尽情倾吐。远远地听到母亲抽泣的声音,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在父亲离开后的孤独。是啊,相伴相守了几十年,除了父亲,还有谁能更加了解,更能体贴她的心情呢。
终于,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,母亲止住了悲声。我们把她扶到一边休息,然后找来一把除尘的拖布,把墓碑四周细细地打扫了一遍。在做完这些以后,我们向父亲告别,搀扶着母亲慢慢地离开了。
在回家的路上,我们又安慰了母亲几句,劝母亲把一些事情看开一些,不要过分纠缠在一些不开心的琐事上,学会更宽容些。母亲好象也听进去了,没有象以往一样反驳我们。总之,渐渐地母亲的心情好了起来,等我们到了家的时候,已经是午饭的时分了,母亲稍作收拾,又象往常一样开始了在厨房里的忙碌……
阅读全文
Category 纪念文集 | 评论(0) | 阅读244次
 
14 reads, 1 writes, processed in 0.005002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