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父生年六十有七,仅以两年之差,未能一睹国庆六十华诞之大典盛况,诚可憾也。而佳节团聚,长幼咸集,一桌环座,惟少斯人,益令人动相思之念,发伤逝之悲。母亲本拟于国庆次日即前往祭奠,然因兄有他事相违,未能成行。后又举家至温都水城休闲两日,于六日午后,始得空闲,驱车共赴陵园。 数月之间,暑去秋来,碑上黄花几处脱落,胶带斑驳,所幸碑身光洁,似新拭未久,差可慰人。于是出祭品列于碑前,并饮料三杯,口中祝语,请父亲大人享用。母亲颇多伤感,数语后于一旁饮泣。我携子于墓前告慰,并祈父灵佑其孙他年学业高就,以遂父亲当年盼我高中名校之愿,言语触怀,感伤旧事,不觉泪下。儿子闻言亦堕泪,虽或年幼未必尽知吾意,然爷孙曾朝夕共处两年,感情自不待多言。兄以子尚幼,襁褓之中,不足半岁,故不曾携来,特于墓前播其子视频一段,以慰父灵。其后,兄具言全家近况,并我等工作,生活之发展,皆形势日好之意,请父亲放心。约半时许,全家祭拜已毕,遂稍作收拾并打扫墓侧,向父亲作别后缓步离园。 或因午后,园中寂寂无人,唯道旁轻音,不急不徐,永唱无休,途中偶一回首,则见园后青山,静默无声,亘古不变,似喻此尘世纷扰,终归寂静,而万物轮回,无有尽时。故知死生者,平常事也,其命在天,非人力所及,而凡人之福,所谓生有所养,死得其所,如此而已。 字体:大 中 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