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爱如山 - 永远怀念亲爱的父亲
首页 纪念文集 相册 登陆
娄底的房子 2007年8月26日04:40星期日  [纪念文集] 追踪此文的RSS
早晨上班的路上,接到哥的电话,问我对家里房子的处理意见。妈在两天前已经回到娄底,这次回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房子处理一下。父亲走了,母亲是一定要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,娄底的房子自然也就没有了保留的必要。但真正说起来要卖,心里总还是有些不舍,毕竟那里承载了我们一家生活成长的记忆,房子虽然是老旧一点,但那种熟悉的气息让人感到很亲切。
去年底的时候,因为一些事情,陪妈妈回家了一趟,算起来总有5年左右没回家了,虽然不是“近乡情更怯”,但那种回家的感觉还是很让人怀念的。当我推开那扇有些斑驳的屋门,映进眼帘的一切和当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,客厅里老旧的沙发,蒙着布罩的洗衣机,布罩是母亲亲手做的;再往里是爸妈的卧室,请人做的双人床,床头的一个大箱子上放着部电话,也罩着一块手帕大小的红布,母亲用东西很爱惜,家里大凡电器都亲手做了一个布罩,有些还绣上些字呀,花呀什么的,很朴素,很干净的那种。靠窗边是一张书桌,由于时间长了,桌面上木板间的缝隙清楚可见,有些地方油漆脱落了,露出白色的腻子。这桌子是父亲亲手做的,外公会做木工,留了一套工具在我们家,父亲自己琢磨着弄,居然也做出不少东西,象什么桌子,椅子之类的。最让我觉得了不起的是父亲自己封的小阳台,虽然做工粗糙,但这么些年过去了依然管用。
紧靠着爸妈的卧室,是我们兄弟的房间,里面除了一张上下床,一个冰箱,就再没什么了。以前的房子都设计得很紧凑,我们家三室一厅,居然建面才60多平米,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。床对面的墙上有个凹进去的水泥书架,正好在门的后面,平常开着门的时候根本看不见。看来当然设计的人还是用了一番心思的,不过我现在想起来,觉得这墙得多厚呀,岂不是很浪费空间?
穿过我们的房间,就来到了南面的大阳台,这里摆了几盆花草,都是那种不大用人管,生命力较强的,象仙人掌,小金桔什么的。最靠里的角落里堆着一些杂物,那里以前用来放煤球,以及冬天用的木炭,曾经还在那养过鸡和鸽子。如今这些都早已成了过去,但那些木头架子,煤炉,妈妈没舍得扔,都折散了整齐地码在那儿。
上次临走的时候,我用数码相机录了一个短片,把屋里的每个角落都拍了下来,心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了,权作个纪念。谁知刚过半年,父亲竟离我们而去了,这房子也马上将要转卖他人,而我那个短片,也确确地成了永久的纪念,世事难料也如是。
父亲在北京住着的时候,也常常想要回去看看的,一方面因为健康上的原因,另一方面,放心不下他孙子的学业。父亲总是说:小家伙还小,让他自己上下学怎么行呢?如今马路上这么乱……等他再大一点吧。而这一等竟成了绝别,父亲终于没能再回去看看。
房子是父亲留下来的,也是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,如今即将易主,自然是要来跟父亲说一声的。愿父亲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妈妈在娄底一切顺利,早日返京。

字体:

Permanant URI
Trackback URI

Posted by | 评论(0) | 阅读338次
提示:
此文还没有评论。

称呼:    登陆
   记住我
邮件:
(非必须)
评论: [UBB代码帮助]
粗体 斜体 下划线 链接 水平线 引用

验证码: 请输入你看见的数字
     提交时自动将内容复制到剪贴板

3 reads, 2 writes, processed in 0.0024249s